首页   中心简介   最新动态   学术论文   文献资料   学者介绍   信息交流    著作介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今天是:  
 最新公告 更多..
 
· 新书推介 | “优士丁...  2022-11-16
· 罗道尔夫·萨科 (Rodo...  2022-03-22
· 2021年意大利法律大...  2022-03-10
· 中外学者:今天比以...  2021-09-28
· 中意关系在务实合作...  2021-09-28
· 新书推介 | 罗马法、...  2020-11-20
· 讲座回顾|“中意法-...  2020-11-11
· 经典再版 | 费安玲主...  2020-10-20
 
 著作介绍 更多..
  图片新闻  
 
第六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热议中国民法典编纂

第六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

热议中国民法典编纂


本文全文转载于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研讨会开幕式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刘湃):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罗马法与意大利法研究中心、中国和意大利法典化和法学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罗马第二大学、罗马第二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主办的第六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法学者齐聚一堂,就“二十一世纪民法典的科学体系”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所谓罗马法,一般泛指从古罗马建国到东罗马帝国皇帝优士丁尼法典编纂完成这几个世纪之间所形成的法律统称,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后世民法法典化提供了科学的标准与基础。中世纪,欧洲出现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随后,罗马法精神先后孕育出了包括拿破仑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拉美各国民法典在内的多部现代民法典诞生,前苏联的民法典模式也受到了罗马法的重要影响。


自《民法总则》颁布以来,中国的民法典编纂进入了快车道。2018年8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首次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草案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典体系架构,引发了立法、司法和学术等各界的热烈的讨论。在这一背景下,与会学者就民法典与法源、民法典与刑法、民法典与婚姻家庭、民法典的编纂、民法典与债权、民法典与物权、民法典与侵权责任、民法典与继承等分议题对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罗东川大法官表示,编纂一部新时代创新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法系有自己优良的传统,同时开放多元,从1986年的《民法通则》,到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到《民法总则》,中国民法在体系化,民法原则,法律行为,诉讼实效,占有制度等方面吸收了罗马法的精神与经验。在中国民法典编纂的重要历史时刻,立足中国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吸收罗马法智慧,回应新时代需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意法典化和法学人才培养研究中心主任、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教授桑德罗·斯奇巴尼指出,近年来中国的民法法典化体现了罗马法的重要精神,并结合中国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了积极创新。在采用罗马法人法置于物法之前的结构基础上,中国在民法领域加入了人格权、个人信息保护、环境保护等现代领域议题,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民意志,为新时代的社会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据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介绍,中国与罗马法发源地——意大利的法学交流由来已久。1988年,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与罗马第二大学签订协议:中方定期派教授到意大利学习罗马法,中国法学者用中文翻译罗马法文献,促进罗马法知识在中国的普及。随后,其他中国法学高校纷纷加入协议。多年来,两国联合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中国罗马法学者,促进了中国法学界对罗马法的研究,推进了中国民法法典化进程。


参会嘉宾

斯奇巴尼教授发言

分会场发言

 


发布时间:2018-10-30  
 
意大利宪法法院
意大利最高法院
意大利司法与大赦部
意大利参议院
意大利众议院

中国政法大学罗马法与意大利法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西土城路25号
电话:010-58908544 传真:010-58908544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