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私法学》是由费安玲主编,丁玫、刘家安、薛军、陈汉、罗智敏、曾尔恕等共同撰写教材。
“罗马法”是法律学子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虽然无论从历史的视角抑或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对于初学法律者而言,罗马法有着显而易见的遥远时空感。但是,在学习法律尤其是学习民法的过程中,罗马法却又总是时隐时现地存在于学习内容中,而且其内涵与外延的丰富性已经不是一个“名词”所能够包容得下。故而,对现代中国法学而言,学习、研究罗马法以探究现代法律体系与制度的历史之源和现实意义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国法学界对罗马法的学习与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直至80年代,罗马法原始文献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准状态上。九十年代,几个年龄已过而立之年却充满学习热情、具有勤奋素养且心怀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中国学者来到了世界文化名城罗马,作为罗马法高级研究班的成员,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学者们在有着近700年历史的罗马大学法学院内,倾听着世界知名罗马法学家们有关罗马法研究的成果讲授,在蒙森等著名罗马法学家曾经进行研究活动的图书馆内,全身心地投入到罗马法的学习与研究中。这样的情形在后来陆续被派往意大利学习罗马法的青年学子身上一直持续着。在他们回国后,一系列的有关罗马法原始文献的翻译成果、罗马法学习与研究的成果不断出现。该书的作者基本上出自于这些学者之中。除一人留学于美国外,均留学于意大利学习过罗马法,其中有三人获得了罗马法学博士学位。
《罗马私法学》一书的写作特点在于:
第一,文献性。该书始终遵循着以罗马法原始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宗旨,尽可能地以罗马法原始文献为支撑来构筑罗马私法学的研究框架和分析基础。该书在系统地介绍和研究罗马私法的同时之所以特别注重罗马法原始文献的引用与注明,其目的有二:其一,强化读者对罗马法原始文献的了解;其二,为该书的读者进行深层性或扩展性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第二,学术性。该书的写作不局限于一般性地罗马私法知识的介绍,更注重从学术视角上,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罗马私法中的基本术语和基本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学术探讨,以期使读者在了解罗马私法基本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学术上的引导与启示。